top of page

第一位站上美國名人賽的華人選手是台灣人?

在1936年的奧古斯塔,美國名人賽雲集了當時世界最頂尖的球手。然而,有一個名字讓人意想不到——來自台灣淡水的 陳清水(Chin Seisui)。他是第一位參加美國名人賽的華人選手,並且完成了全程72洞,名列第20名。對當時的亞洲而言,這是一個突破性的歷史時刻。


第一位站上美國名人賽的華人選手陳清水
第一位站上美國名人賽的華人選手陳清水


陳清水1910年出生於台灣淡水官田,因擔任球童而接觸高爾夫。他師從日本名將淺見綠藏,憑藉堅毅與天賦成為台灣第一代職業球員。1934年,他奪得首屆「關東職業高爾夫賽」冠軍;1937年更以284桿贏下「全日本公開賽」冠軍。之後又兩度於1942與1953年稱霸日本PGA錦標賽,成為當時亞洲最耀眼的明星。


突破亞洲,挑戰世界?

1936年,他受邀參加美國名人賽,成為華人史上第一位站上奧古斯塔發球台的選手,並獲得第20名佳績。此後,他也多次挑戰美國公開賽,雖未奪冠,但足以證明台灣球員能與世界並肩而立。這不只是個人成就,更是讓「台灣」與「亞洲」第一次被世界高壇看見。


球場設計師?

退役後,陳清水在東京創立「清水號」高爾夫球桿商社,並積極投入球場設計與監修工作,一生參與建設 超過21座球場。他的設計理念強調戰略性與自然景觀的融合,讓打球既是挑戰,也是享受風景。

他參與設計或監修的重要球場(部分至今仍在營運):

  • 札幌南高爾夫俱樂部駒丘球場(北海道,1966年,仍在營運)

  • 會津磐梯鄉村俱樂部(福島縣,1962年,仍在營運)

  • 箱根湖畔高爾夫俱樂部(神奈川縣,仍在營運)

  • 高奈良八重櫻鄉村俱樂部(現存狀態待考)

  • 茨城縣數座球場(如土浦CC、筑波國際CC,高峰期曾參與多場規劃)

其中,北海道的札幌南GC與福島的會津磐梯CC至今仍接待國際球友,成為能親身體驗他設計風格的地方。



日本著名的 太平洋俱樂部(Taiheiyo Club) 擁有全國性多座球場,其中部分場地的早期設計或監修,曾留下陳清水的參與印記。這也讓「太平洋」品牌成為他設計師生涯的重要舞台之一。後來,太平洋俱樂部成田球場在1999年由Gary Player重建,但其最初規劃階段,就有陳清水的影子,這也是台灣人在日本高球發展史上鮮少被提及的一段歷史。



因為陳清水不僅是台灣第一代職業球員,他還是第一位踏上美國名人賽的華人,更是把台灣精神帶到日本土地、用設計留下足跡的人。他在日本留下的球場超過二十座,其中數座至今仍在營運,見證著他設計的永恆價值。

1994年他辭世,但在2017年,他被追授進入 日本高爾夫名人堂「傳奇部門」。這份榮耀,既屬於他本人,也是台灣在國際高壇上的光榮。


陳清水的一生,就像一場18洞的比賽:開局充滿突破,中段挑戰世界,最後以設計師身份留下永恆印記。他是冠軍球員,是跨國設計師,更是台灣高球的傳奇。當我們在日本的太平洋俱樂部、北海道或福島的球道揮桿時,或許不經意間,正走在他留下的足跡之上。


留言

評等為 0(最高為 5 顆星)。
暫無評等

新增評等

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

Thanks for submitting!

bottom of page